概述
音乐家,是个广泛的名词,简明地说,就是专注于音乐领域中的艺术家。它包括全世界创作音乐和演奏音乐的人。唱歌的人也算是音乐家,但他们有特别的称呼是歌唱家。也可以说是一种专门从事音乐活动,给人带来精神上美的享受的成功的人,如莫扎特,贝多芬,巴赫等等。音乐家雕塑则是以这些人物为主体的雕塑作品,多用于纪念和宣扬,因此也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纪念性音乐家雕塑,另一类是主题性音乐家雕塑。
纪念性音乐家雕塑是为了纪念该人而雕刻制作的人物塑像,主要用于与该音乐家有关的场地(出生地、工作地点及相关事迹发生地)或纪念馆等地方。
主题性音乐家雕塑是为了宣扬、宣传该人物,多用于校园、公园等公共场所,既是对音乐学家的一种宣扬,也是对后来者的一种引导,可以让后人继前人步伐,奋发图强。
代表人物
巴赫: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及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与作曲家维瓦尔第、亨德尔并称巴洛克三巨匠,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已知的有:二十部歌剧,四十多首交响曲,五十余首协奏曲,二十七首弦乐四重奏等共计六百二十二首作品。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中清新明快的节奏、悦耳动听的旋律、高雅庄重的气质,使他的音乐宛如天籁的声音。人们都说,莫扎特音乐之美,古今无人能及。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是集古典主义大成,并一手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德国作曲家,也是钢琴演奏家。自幼学习弹琴,1787年曾到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并结识莫扎特。贝多芬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体系的时代,欧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此时正日益兴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这些时代的特征,或歌颂英雄,或反对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其主要作品有《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即第五交响曲)、《合唱交响曲》(即第九交响曲)等。贝多芬对音乐的最重要贡献是交响曲,因此他被誉为“交响乐之王”。
肖邦:波兰作曲家。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是独特的。在艺术家中,肖邦是为数不多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他巧妙克服了钢琴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的主要局限。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功不可没。他的作品旋律矫健勇猛;玛祖卡那骑士般的辉煌;圆舞曲充满甜蜜的柔情。肖邦还写了幻想曲、谐谑曲、叙事曲、即兴曲、前奏曲、奏鸣曲。他抒发感情神秘莫测、令人销魂。
冼星海: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
聂耳: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乐乃心声”。聂耳本人乃至他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都是那个特定的民族危亡时代所造就。那些铿锵有力的音符,也都是当时环境下人民的心声。
王洛宾: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音乐艺术家。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几次参加抗日宣传组织,积极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他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先后创作了《老乡,上战场》、《洗衣歌》、《风凌渡的歌声》、《奴隶之爱》等大量抗日歌曲,唱遍华北前线,鼓舞了许多的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创作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