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
景观雕塑是公园园林、景区景点、城市广场等户外场所使用的一种大型标志性雕塑。与摆件类雕塑不同的是,景观雕塑一般形体相对较大,审美更偏向于公共审美观,材质方面有更强的防风雨、防紫外线要求,主要采取铜、不锈钢、玻璃钢、天然石材等材质制作而成。雕刻内容方面可以是具体的人物、动物、情景小品等,也可以是有正能量的,能让人产生联想的抽象雕塑。
种类划分
根据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纪念性景观雕塑、主题性景观雕塑、装饰性景观雕塑等多类。
纪念性景观雕塑是以用来纪念人与事的一种雕塑,如:前苏联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著名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而建立的“祖国—母亲”纪念性景观雕塑。
主题性景观雕塑是指拥有特定主题的雕塑作品,多以情景景观的形式呈现,如表达孝顺、亲情、和谐等等的,其核心是选题要贴切、充满正能量。
装饰性景观雕塑是以装饰为目的,为了造景而创建的雕塑作品,是环境中的主要构成要素,多注重视觉效果,同时应该不失正能量。
位置与尺寸控制
景观雕塑是固定陈列在各个不同环境之中的,它限定了人们的观赏条件。因此,一个景观雕塑的观赏效果必须事先做预测分析,特别是对其体量的大小、尺度研究,以及必要的透视变形和错觉的校正。人们较好的观赏位置一般选择处在观察对像高度两倍至三倍以远的位置上比较适当,如果要求将对象看得细致些,那么人们前移的位置大致处在高度一倍距离。因此,景观雕塑的尺寸和摆放位置需要根据环境距离来确定,需要与整体环境相得益彰,可通过水平视野与垂直视角关系变化还加以调整。
建筑学中的视线图解法也可以在环境景观雕塑设计中加以应用,运用视线图解法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景观雕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从平面视角来看,景观雕塑可以按以下方式来确定其位置:
- 中心式:景观雕塑处于环境中央位置。具有全方位的观察视角,在平面设计时注意人流特点。
- 丁字式:景观雕塑在环境一端,有明显的方向性,视角为180度。气势宏伟、庄重。
- 通过式:景观雕塑处于人流线路一侧,虽然有180度观察视角方位,但不如丁字式显得庄重。比较合适于小型装饰性景观雕塑的布置。
- 对位式:仙子园艺景观雕塑从属于环境的空间组合需要,并运用环境平面形状的轴线控制景观雕塑的平面布置,一般采用对称结构,这种布置方式比较严谨,多用于纪念性环境。
- 自由式:景观雕塑处于不规则环境一般采用自由式的布置形式。
- 综合式:景观雕塑处于较为复杂的环境结构之中,环境平面、高差变化较大时,可采用多样的组合布置方式。
总的来讲,平面设计是将视觉中景观雕塑与环境要素之间不断地进行调整。从平面、剖面因素去分析景观雕塑在环境上所形成的各种观赏效果。景观雕塑在环境平面上的布置还涉及道路、水体、绿化、旗杆、栏杆、照明以及休息等环境设计。
基座
景观雕塑的基座与景观雕塑一样重要,因为基座是雕塑与环节。基座设计既与地面环境发生连接,又与景观雕塑本身发生联系。一个好的基座设计可增添景观雕塑的表现效果,也可以使景观雕塑与地面环境和周围环境产生协调因素。基座设计有四种基本类:碑式、座式、台式和平式四种。
照明与注意实现
景观雕塑的照明设计最好采用前侧光。前侧光的方位一般应大于50度角,小于60度角最为适宜。
景观雕塑照明设计应避免几种情况:
- 避免强俯仰光,包括正上光与正下光,特别是同是有几乎等强照度的正上正下的强光,这种强光不仅破坏形象而且还可能造成恐怖感。
- 避免顺光,这也是一种正光,它会使雕塑损失立体感。
- 避免正侧光,它导致“阴阳脸”的不良视觉效果。
一个优秀的景观雕塑或景观雕塑群建造必然要含有特定的意义。表现或标识出特定的人物和特定事件。当然它必然离不开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景观雕塑绝大多数在室外,所以景观雕塑应具有建筑特性。它应与环境、建筑融为一个整体。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这样的理论同样适合景观雕塑设计。